醫療網訊息

健康網》打完疫苗「虛累累」 中醫治療大幅緩解副作用

中醫師指出,施打後出現肌肉痠痛、發燒等副作用,除了服用西藥物緩解不適外,也可運用中醫調理大幅緩解施打疫苗的不適。(資料照,記者田裕華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施打後,有許多民眾會出現副作用,除了服用藥物緩解不適外,屏東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李姿宜指出,施打後出現肌肉痠痛,以中醫方法可以用熱敷、針灸或針刀、酸痛貼布等。若是出現發燒現象,則可以放血拔罐,或是服用解表清熱的中藥,都是可立即緩解疼痛及降溫。

李姿宜表示,相信很多人在渴望施打疫苗的同時,又害怕疫苗強大的免疫反應。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人,幾乎都是將退燒藥及止痛藥備好備滿後,再去接受施打疫苗。然而,使用西藥解除疫苗副作用的同時,不免出現了一些疑慮,但其實,用中醫的智慧,也可以在不用西藥的同時,大幅緩解施打疫苗的不適,面對許多的疫苗不適反應,可以如何破解呢?以下舉兩例來說明。

肌肉痠痛

尤其是施打的部位,根據許多人描述,就像被卡車輾過,棒球棒打過一樣,非常的不舒服。

●破解方式一:熱敷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熱敷,在身體發冷發抖時,即時浸泡於熱水當中,不只緩解畏寒的症狀,也可讓肌肉放鬆,在泡熱水的當下,就可立即緩解疼痛了。

●破解方式二:針灸或針刀

使用針灸或針刀在疼痛處及周圍尋找問題點下針處理,解除痠痛,效果又快又持久。

●破解方式三:酸痛貼布

使用酸痛貼布,對疼痛的緩解速度稍慢,適用於針灸後或熱敷後接續使用,可以讓您在休息時能夠舒服入睡。

發燒

基本上發燒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大致落在1至2天,根據許多人的經驗分享,即使是服用了解熱鎮痛的西藥,雖然溫度不會燒到38度或39度,依舊會出現發熱低燒的情況,而中醫的方式,可以將溫度降到37度甚至36度,大幅緩解因發熱導致的頭暈頭痛的症狀。

●破解方式一:放血拔罐

放血拔罐,對於高熱狀態的解除有一定的效果,特色就是降溫速度很快,適合使用於剛燒起時,降溫的第一步。

●破解方式二:服用解表清熱的中藥

服用解表清熱的中藥,根據使用的劑量可決定降溫的速度,如果劑量夠強,可在半小時左右降溫,讓身體恢復舒服的狀態。服用的次數因體質而異,持續服用到不會再燒起為止。

※ 原文轉載自自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