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昭仁
診間進來一位年輕媽媽,小孩尚小約3-4歲,西醫檢查已是乳癌第四期,轉移諸多內臟與骨骼,一說到化放療的痛苦與西醫預告的存活率與時間(初診當時被預告只剩3-6個月),加上化放療後筋骨疼痛、食慾不佳嚴重腹瀉、膚況變差、失眠等諸多副作用,又因自費標靶藥物不堪負荷,潸然淚下,她擔心無法陪小朋友長大;患者受癌症疾病煎熬卻咬牙撐著,為自己的健康、家人。
西醫做常規治療 中醫調理改善副作用
中醫與西醫看待癌症的方法不同,對許多的疾病的切入角度也迥異,中西醫雙方對於治療的論戰、患者如何抉擇中醫或西醫治療,這些矛盾衝突非本文所欲談論,筆者行醫,總以第一人稱去著想,「如果今天我是病人」、「如果病人是我的家人」,我該如何去做?
因此,我建議這個媽媽仍應持續接受西醫的常規治療(因自費標靶耗資甚鉅且副作用甚大,先建議暫停);每次治療前需抽血的數據,盡量幫她調到可以接受下次治療的標準,期間該名患者在近一年內規律回診。
有發現了嗎?一年!!!已遠過原本被預告的日期,而且期間嚴重腹瀉、甲溝炎、皮膚過敏、腰部大腿痠疼、失眠等症狀均明顯改善,這位媽媽也開始可以跟小朋友去運動,其外觀與健康人無異。
這位媽媽接受中醫治療時,僅僅只是針灸緩解筋骨疼痛,科學中藥粉改善身體機能,偶症狀稍劇時開立幾帖水煎藥,在夏冬季節敷貼穴敷方(即常見的三伏貼、三九貼),「大道至簡」;施針或處方的邏輯仍不外乎「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脾胃為後天之本」,攻伐癌症乃西醫所長,中醫幫患者留住一線生機,可有體力接受後續的治療,如此而已。
現今網路搜尋相關癌症治療保健文章甚多,患者常常莫衷一是,吃什麼太補、太寒、太熱、傷身,該吃什麼保養品,患者窮盡體力財力去追尋一絲希望,其實毋須如此!醫療是醫師的專業,患者只需遵循醫囑,認真規律接受治療,保持心態堅定,不亂吃非醫師專業衛教或治療的藥品食物即可。
(作者為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 原文轉載自自由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