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網訊息

吹冷氣也中暑!高雄女頭昏腦脹「疑地震症候群」 醫揭:中陰暑

▲冷氣,冷氣空調,冷暖空調,省電,家電補助,貨物稅,分離式冷氣,除溼。(圖/記者許宥孺攝)

▲夏天進出冷氣房,身體發熱卻排不出汗,易得冷氣病。(圖/記者許宥孺攝)

記者許宥孺/高雄報導

天氣熱爆了!高雄一名女子近期覺得頭昏腦脹,上班都沒有精神,懷疑是「地震症候群」才會頻繁頭暈,不過經過把脈後,中醫師表示,女子是得到「冷氣病」,也就是頻繁進出冷氣房,使得身體發熱卻又出不了汗,因吹冷氣而導致的中暑。

橋頭馬光中醫診所醫師謝觀顯表示,中暑在中醫理論分爲「陽暑」和「陰暑」。「陽暑」就是日頭赤炎炎,長時間在這種天氣下工作或運動,且未適當補充水分,而出現頭暈頭痛、倦怠、汗出太多、口乾等症狀。「陽暑」通常伴有體溫過高和脫水等情況,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熱到」或「中暑」。

▲橋頭馬光中醫診所醫師謝觀顯。(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橋頭馬光中醫診所醫師謝觀顯。(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而「陰暑」就是夏天頻繁進出冷氣房,室内室外溫差大,尤其溫差5度以上更容易造成陰暑,忽冷忽熱的溫差會使皮膚毛孔快速收縮,身體體溫調節和排汗功能失常,導致身體發熱卻出不了汗而引起頭昏、口渴、食欲減退、少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腸胃不適等症狀,但症狀通常較爲輕微緩慢。

謝觀顯表示,日前有一名女患者來看診,她走進診間說:「醫生我最近都覺得頭昏腦脹的,上班都沒有精神,是因為之前地震嗎?」但在把脈和問診後,才發現原來患者是得到「冷氣病」。

謝觀顯指出,如果「中陽暑」,症狀通常較爲迅速,首先要在陰涼處休息和多喝水讓身體降溫,若症狀嚴重則需要緊急送醫。而「中陰暑」是屬於寒包火,治療原則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爲主,臨床上多使用藿香正氣散或清暑益氣湯。同時也可以利用針灸或自己多按摩「内關穴」或是「合谷穴」2個穴道來減輕頭昏、腸胃不適等症狀。

▲內關穴。(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內關穴。(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合谷穴。(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合谷穴。(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謝觀顯說,要在夏天不能吹冷氣實在是太痛苦,所以在生活方面,在不吹冷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冷氣機的除濕乾燥模式,濕度從70%降至60%,體感溫度就能下降約1℃,對人體來說,濕度控制在40-60%是感受最佳的。想開冷氣的話,可以把冷氣的溫度設定在比室外溫度低2-3度左右,就會覺得很涼爽。

▲中暑分類。(圖/記者許宥孺製表)

▲中暑分類。(圖/記者許宥孺製表)

新聞來源 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