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打在驚蟄前,高地也能種田。」久違螢光幕的電視台前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今天節氣驚蟄在影音平台跟粉絲說了這句俚語氣象。他最近有了一個全新身分,那就是以90歲長者之姿,輕盈重返校園當學生,準備攻讀碩士學位。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不是為了求學位,而是深度學習,整合自己先前的專業,學習運用大數據結合最夯的影音剪輯說氣象。專家表示,這需要勇氣,亦反映出長者仍對學習有熱情和渴望,也希望交新朋友。
中醫也提醒,長者多多少少都會有課業壓力,體力、腦力不及年輕同學,稍微注意一下調養飲食,就能助攻樂齡學習!
樂於學習 激活長者生命意義、自我實現
李富城目前就讀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平日在YOUTUBE以影音講俚語說氣象。今天驚蟄,他也一如往常跟粉絲分享「春雷打在驚蟄前,高地也能種田。」的相關俚語,預言今年雨水可能會比較多的古語根據。李富城人生走到90歲這個階段,決定重返校園,再當一次學生,也是經過自我評估條件,時間可以,精神可以,體力可以,專業沒忘,就是傳播管理方面知識比較缺乏,想要補充這一塊學養。他向媒體表達,他眼睛很好、耳朵沒聾,走路還很穩,小孩不在身邊,更是可以好好安靜讀書的狀態。他重新將身段歸零,再當學生,不把功課和做報告、寫論文這些必經過程,看作苦差事,引發粉絲祝福和關注。
教授可提供彈性學習方案 有助適應
長者樂於學習,是件美談。對一位90歲的長者而言,精神科名醫楊聰財指出,李富城做了很好的示範,但要適應現代化的研究所課程並非易事。為了協助長者順利學習,教授們可能可以思考,是否一視同仁的要求?或是考量長者視力,提供彈性的學習方案,包括錄音上課內容、提供講義電子檔等。最重要的是,長者樂於學習,但千萬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要享受學習的過程。
克服偏見 提升自我價值感
楊聰財表示,社會對高齡者的刻板印象,常認為他們學習能力下降,不適合重返校園。但年齡不是學習的障礙。這樣的精神,鼓舞了許多高齡者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高齡學習需要社會的支持與鼓勵。無論是學校、教授、同學、甚至是家人,都應該以開放、包容的心胸,支持長者追求知識。而且長者可以認識同學,結交新朋友,參與校園活動也有助身心健康。唯有終身學習,才能讓人生更加豐富而有意義。
耳聰目明的中藥材推薦
台北信義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奕璇認為,「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現今高齡化社會中,已不再是口號,而是許多樂齡族的生活寫照。重返校園是學習的一種,但因為學校課程與活動都是為學生設計的,年長者要跟同學共處,融入群體,不想落單,體力和專注力都要調養,這些都是中醫can help!
吳奕璇提供幾項中藥材養生方法,供樂於學習的長者參考,並需經中醫師協助應用:
1.人參
現代醫學裡發現人參可以促進血紅素結合氧氣的比例,進而帶動血液循環,身體含氧量較高就可以讓腦袋清晰、思慮清楚。
2.遠志、菖蒲
現代藥理學上也發現兩味藥都有很豐富的揮發精油,對於安定神經非常有幫助。讀書的時候最講求專心,有這對好兄弟幫忙,就可以讓心思沉穩,才能夠把書讀進去。
3.益智仁
中醫理論裡腎主腦,腎這個臟腑與身體許多激素分泌有關,這些激素可以視作是「腎的精氣」,益智仁這種藥材幫得上忙,可讓長者吃得飽、睡得好,頭腦也會更加清楚。
4.天麻
經過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天麻的萃取物可以改善體內激素的調節,而有助改善小鼠的記憶障礙。如果在背誦記憶上有困難,天麻可以助長者一臂之力。
耳聰目明的穴位推薦
吳奕璇建議,長者平時也可以多多按摩百會穴、四神聰穴、攢竹穴這3個穴道,有助耳聰目明。

◎ 圖片來源/翻攝自李富城臉書.健康2.0資料照.馬光醫療網提供
◎ 諮詢專家/楊聰財醫師.吳奕璇中醫師
文章轉載自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