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網訊息

喝「黃芪茯苓麥冬水」有好氣色?中醫:這樣喝才有用!加碼3茶飲

想要一起床就有好氣色,來一杯「黃芪茯苓麥冬水」就能輕鬆辦到嗎?網路上瘋傳這樣一則貼文,說是喝了半年就看出效果。看在專業的中醫師眼裡,這一帖茶湯有沒有這麼神呢?

 

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建翰指出,網友所分享的「黃芪茯苓麥冬水」,宣稱尤其在大魚大肉各種辛辣食物後隔天喝,皮膚都不會暗沉的說法,只能說太理想化,沒有這麼神!

 

 

黃芪茯苓水溫和不燥 有助氣色改善

黃建翰表示,黃耆茯苓麥冬水雖不至於「一飲見效」,但確實是許多中醫師常用的基礎調理配方。黃耆補氣固表,茯苓健脾利濕,加上麥冬養陰潤燥,3者合用溫和不燥,能漸進式改善代謝、幫助肌膚透亮。

 

氣色差與氣虛脾虛夾濕有關

從中醫角度來看,黃建翰說,氣色黯沉、臉色黃白或浮腫,多與「氣虛」、「脾虛夾濕」有關。黃耆可補中益氣、升清陽;茯苓能健脾滲濕;麥冬則潤燥養陰,適合常熬夜、飲食重口味、皮膚乾燥或容易浮腫的人。組合起來的性味平和,是門診中常見的保養茶飲。但是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喝,而且還有更好的茶飲配方,適合3種不同體質的人。

 

 

中醫加碼升級:3款改善氣色茶飲

1. 熬夜上火型:麥冬生地潤燥茶

  • 功效:養陰清熱、改善皮膚乾燥與口乾。

  • 材料:麥冬6粒、生地黃2片、桑葉2片、枸杞5顆。

  • 作法:600c.c.水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

  • 適合對象:熬夜、咽乾口苦、膚色偏黃暗、眼睛乾澀者。

 

2. 氣滯血瘀型:玫瑰紅棗氣色茶

  • 功效:活血理氣、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膚色蠟黃。

  • 材料:玫瑰花3朵(乾燥)、紅棗2顆(去核)、丹參2片、枸杞6顆。

  • 作法:熱水泡飲即可(不需久煮)。

  • 適合對象:臉色晦暗、常覺胸悶、經期不順、常嘆氣者。

 

3. 飲食油膩型:山楂陳皮解膩茶

  • 功效:助消化、去油解膩、化濕理氣。

  • 材料:山楂乾片3~5片、陳皮1片、茯苓5粒、麥芽3匙。

  • 作法:熱水泡飲或煮水皆可。

  • 適合對象:聚餐過多、食慾不振、胃脹不消化者。

 

黃建翰提醒,僅靠一杯茶飲就期待解決熬夜或暴飲暴食造成的問題,未免過於理想!但若配合良好作息、飲食清淡持續飲用,確實有助於氣色改善。若有明顯口乾口破、容易上火、月經異常或水腫嚴重者,建議還是諮詢中醫師,調配出最適合自己的劑量和處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黃建翰中醫師

 

新聞轉載自 健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