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有效、注重整體-中醫在運動醫學中的新興角色
隨著2024巴黎奧運即將開幕,全球對運動與健康的關注達到了新的高峰。在這波熱潮中,中醫在運動醫學領域扮演了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台灣的中醫師通過針灸、雷射針灸、拔罐以及傷科手法,已經在國際賽會如奧運、亞運、世大運中展現了其優越的療效。
外傷後的中醫療效:快速且有效
許多人認為中醫療效較慢,但實際上,當選手受傷的急性期,若是因外傷造成的肌肉、筋膜、骨頭或韌帶的移位或撕裂損傷,中醫的治療可以迅速起效。中醫稱這些為「骨錯縫、筋出槽」。中醫師通過骨傷科手法、針灸、雷射針灸、拔罐、推拿、中藥薰洗、藥布外敷及中藥內治等多元治療方式,能夠即時減緩發炎、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的不適。如果能同時配合西醫的精密影像診斷,更能縮短恢復時間,幫助運動員儘快回到場上。
此外,許多研究發現中藥能提升人體有氧能力、加強疲勞恢復,並預防心肌損傷,有助於預防訓練和競賽中的中暑。對女性運動員而言,中醫藥能有效控制經痛和改善經前症候群,讓選手在比賽中有更穩定的表現。
中醫特色:全人醫學
中醫強調「整體」而非「局部器官」。例如,治療腳踝扭挫傷不僅要處理踝關節,還需檢查人體的力量動態傳導路徑,包括可能受到影響的膝蓋、骨盆、腰部甚至上背、肩胛及頸椎。通過針灸、傷科手法和推拿,中醫能夠針對錯位的組織、緊繃的肌肉以及發炎腫脹的部位進行結構調整與復位。
有一位42歲喜歡打網球的女性,腳踝因為前後的跑動衝刺而長期有疼痛緊繃感,貼藥布能輕微緩解但症狀反覆。在我仔細檢查後發現她的骨盆有歪斜,輕微的長短腳的問題,觸診左右腰髂肌肉張力不平衡。於是透過傷科的腰椎骨盆調整手法合併針灸治療,患者操作完當下再做起立蹲下的動作順暢輕鬆很多,在經過6次的治療後基本上已經完全不疼痛活動自如了。
無痛雷射針灸在運動醫學中的應用
雷射針灸是一種光療法,使用低能量雷射應用於中醫穴位和經絡上。其特色是不會產生疼痛感或針刺後的麻電感,屬非侵入性且不流血,非常適合怕針的小孩或容易暈針、怕痛敏感的民眾。
近年來,無痛的雷射針灸在運動醫學中的應用逐漸受到關注。多位知名運動員,如楊勇緯、李智凱等,在訓練或比賽前後都利用雷射針灸紓緩肌肉緊繃和疼痛。東京奧運期間,羽球選手李洋更是多次賽後專程接受雷射針灸治療,以放鬆肌肉疲勞並提升比賽專注度。
研究顯示:雷射針灸能降低專業足球員腿後肌拉傷的發生率並提升肌力表現。更有醫學期刊提出:當運動傷害發生時,雷射針灸的效果優於冷凍療法,能更好地減少肌肉發炎。因此,雷射針灸已成為現代中醫師的重要科技新武器,結合傳統中醫穴位、經絡和西醫的激痛點、筋膜學,應用更加廣泛。
總之,隨著中醫在運動醫學中的應用愈加廣泛,其有效性和便利性正在改變人們對中醫的認識,並為運動員提供了更多元的治療選擇。在未來的運動賽事中,中醫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幫助運動員在賽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