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張口疼痛或是嘴巴合不起來嗎?中醫來幫你
什麼是顳顎關節?
顳顎關節由顳骨及顎骨一凹一凸所構成,負責下顎的開合,兩塊骨頭間的關節盤,主要成份為纖維軟骨,具有緩衝的作用。
張口及咬合這兩個動作由以下幾條肌肉來負責
1. 咬合—顳肌、咬肌、翼內肌
2. 張口—翼外肌
突然張口疼痛或嘴巴合不起來,西醫稱之為「顳顎關節疾患」,泛指顳顎關節及上述肌肉產生疼痛或功能異常,中醫古籍中記載病名「落下頦」也有類似症狀。
顳顎關節疾患發病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
1. 下顎曾受到外力撞擊
2. 頭頸部姿勢不良,如頸部過度前傾
3. 生活習慣,如磨牙、習慣單側咀嚼、緊咬牙關、喜歡咀嚼硬的食物或口香糖
4. 工作型態,如潛水夫、小提琴家、歌手、管樂手
5. 情緒,如壓力、緊張、焦慮、易怒
顳顎關節疾患可能有以下症狀,輕微發作時應找出發病的原因,預防病情進展成嚴重的症狀:
1. 張口困難、疼痛
2. 張口時左右兩側不對稱,伴隨喀喀聲及痠痛
3. 咀嚼時臉頰緊繃、痠痛
4. 耳朵內疼痛
5. 太陽穴附近通、偏頭痛
6. 肩頸僵硬痠痛
顳顎關節疾患發作時,50%左右的患者一年內會自行恢復,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患者自我緩解疼痛症狀:
1. 關節處疼痛時可冰敷,疼痛緩解後僅有張口困難時,可改為熱敷
2. 改變不良習慣,如過度咀嚼、頸部前傾
3. 保持心情放鬆,避免過度熬夜 按摩以下穴位,可放鬆局部肌肉,降低不適症狀,每日15-20次,每次5-10秒
太陽穴
位在頭部兩側,眼睛後方的凹陷處,可放鬆顳肌
下關穴
位在耳朵前方,顴弓下的凹陷處,張口時會有骨頭前移,閉口時骨頭後移成凹陷,閉口時按摩穴道,可放鬆咬肌、翼內肌
合谷穴
「面口合谷收」,意指合谷可治療與頭面部及口部的相關疾病。
顳顎關節疾患是現代文明病之一,雖沒有絕對的發病原因,但一發作就會影響生活品質,常見的輕微痠痛較易自我恢復,較嚴重時可能會造成疼痛不已、關節活動度降低等症狀,此時應尋求醫師的協助,才可讓疾病得到治療,以免持續惡化,錯失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