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養生
-
3茶飲5穴道,中醫立春養生之道
日期:2025-02-02 作者:博愛院 蔡明兌醫師
立春,一般出現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生理周期,此時,調整生活方式與養生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健康狀態,為新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春屬「木」,主生長 -
3穴道1茶飲,中醫師教你大寒暖呼呼的秘訣
日期:2025-01-15 作者:信義院 李宗明醫師
俗諺說到「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如果大寒不寒冷,那麼到春分時天氣也不會暖和。這讓我們面對一整年最寒冷節氣「大寒」的心情是既矛盾又忐忑。
-
小寒到,中醫師推薦禦寒暖身1茶飲
日期:2025-01-01 作者:彰化院 劉宗昇醫師
「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二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
-
冬至不只吃湯圓 更要補腎護陽氣
日期:2024-12-12 作者:信義院 林坤立醫師
提到「冬至」,許多人的腦海中一定都會浮現出和家人們一起吃湯圓的甜蜜畫面,不過除了吃湯圓,其實冬至也是補養身體好時機喔!
從大自然的變化來看,從冬至開始,太陽的照射會由地球的南回歸線慢慢向北回歸線轉移,因此北半球白晝會慢慢加長,夜晚則漸漸縮短,以能量的角度來看,我們身處的北半球,環境中的陽氣在慢慢回升,陰氣在逐漸減少,所以就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在這個陽氣漸增的初期,補養身體根本的「腎陽」,會有 -
大雪養生這樣做,中醫師推薦簡易5養生法
日期:2024-11-29 作者:陽明院 陳柏太醫師
大雪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根據古書所載:「時積陰為雪,至此栗烈而大,過於小雪,故名『大雪』」意指到了這個節氣,寒意漸濃,而台灣雖然處於亞熱帶氣候,不會看見大雪紛飛的景象,不過仍然可以感受到氣溫的變化,隨著天氣寒冷顯著、寒風凜冽,人們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狀況也受到影響,因此,如何順應大雪節氣的變化進行保養,變得尤為重要。
-
小雪節氣來臨,中醫師教你保養3心法
日期:2024-11-21 作者:信義院 林文君醫師
小雪,是進入冬天的第二個節氣,時間大概在每年的11月21到23號開始,小雪標誌著冬季氣候的進一步寒冷與乾燥。每年到了這個時節,中國的華北區域氣溫下降,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降雪。
台灣因為地處亞熱帶氣候,平地幾乎不降雪,但到了小雪節氣時仍會感到氣溫明顯地下降,此時會建議大家多注意保暖、潤燥和滋補身體,住在北部的朋友尤其要多準備禦寒的衣物保暖過冬。 -
立冬保養好簡單,中醫師推薦禪定練習加養生藥膳
日期:2024-11-04 作者:信義院 李宗明醫師
立冬是冬天的開始,象徵一年的忙碌將要回歸到平和與安寧的階段,大自然萬物準備休養生息,為來年的春天打好基礎。
我們的生活作息,如果方便,可以順應天地,早睡晚起,讓冬天養“藏”的功能發揮得更好,這個時節若保養得宜,對於較弱的臟腑功能之提升大有助益,建議同禪定練習,做好保暖的工作,讓身體的陽氣可以乖乖留在體內。 -
霜降節氣,要小心皮膚、呼吸道、心血管這3種疾病
日期:2024-10-16 作者:彰化院 羅凱陽醫師
漢朝著名的科學家詩人張衡《定情歌》中,是這樣的寫著的,「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秋為期兮時已徵,思美人兮愁屏營。」在這樣一首詩中道盡了霜降節氣時的無邊景色與情境。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代表天氣逐漸轉涼和降霜意思。
張衡的《定情歌》寫出了秋天節氣的特色,因為秋燥有流火,但是又即將入冬,所以植物都凋零了,代表這個時期又冷又乾燥,也容易產生許多秋天的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