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養
-
手腳冰冷說Bye Bye!中醫自救「五」撇步
日期:2025-11-05 作者:亞灣院 藍涵鐘醫師
一到冬天,許多人就被「手腳冰冷」困擾著:手像冰棒、腳像冰塊,晚上睡覺得先在被窩裡「預熱」半天才能睡著。有人以為這只是氣溫低的關係,其實在中醫的觀點中,手腳冰冷不單是外在環境造成,而是體內陰陽氣血失衡的表現。
-
冬天到了,關節怎麼卡卡的?中醫師教你膝蓋預防保健!
日期:2025-11-05 作者:亞灣院 郭家榕醫師
天氣開始轉涼,早上起來的時候,膝蓋有點卡卡的、緊緊的,下床踩到地板的第一步突然有「軟腳」的感覺,這個情景是不是似曾相似?每到冬天,就會擔心膝蓋痠痛,想要安排跟家人的出遊,但是又會猶豫自己在旅途中能不能跟上家人的腳步順利走完全程?沒關係,接下來就讓中醫師來教你怎麼做好關節的保健,讓你「走就像飛」,想走到哪裡都沒問題!
-
聖誕節只能喝紅酒?中醫師教你這兩道甜點也很搭!
日期:2024-12-12 作者:屏東院 周美珊醫師
《內經》說,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的特性,春發、夏長、秋收、冬藏。春夏時,人體內的陽氣與氣血隨著萬物萌發而被喚醒,被派往皮表駐紮,生機蓬勃;到了秋天,主收,下了一道撤退令,讓體表的大部分氣血撤兵回家;並且在主藏的冬季,陽氣與氣血回收後閉藏好,靜待來年的春暖花開。
-
冬季容易手腳冰冷?中醫師教你用這些藥膳來改善
日期:2024-12-12 作者:信義院 郭訓宏醫師
轉眼一年將盡,夏天越來越熱的台灣也終於進入轉寒的時候。M小姐是百貨公司專櫃小姐,每到冬天要幫客人化妝時,綽號是Elsa的她將冷冰冰的手碰到客人臉上總是會引起一陣陣驚呼,為了減少這樣的驚聲尖叫,在同事的介紹下來到了中醫診間尋求幫助。
-
皮膚癢不停? 中醫教你克服冬季過敏
日期:2024-12-12 作者:信義院 林姸余醫師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許多人會發現皮膚開始不聽話,不自覺陣陣發癢,伴隨乾燥、脫皮的狀況,嚴重一點的甚至會出現紅疹,讓人困擾不已。
這是因為到了秋冬,天氣相較於夏天較為乾燥,低溫也會讓體表的血管收縮,使得皮膚的血液循環變差;此時皮膚的水份和油脂分泌量減少,使角質層變得脆弱又敏感,就容易出現乾燥、脫皮、搔癢、發紅,摸起來有顆粒感等症狀。 -
冬令進補吃什麼?中醫師推薦3道家常料理助養生
日期:2024-12-12 作者:陽明院 莊博甯醫師
冬季是天地萬物的「收藏」季節,也是人體內養的重要時期。隨著氣溫下降,人體的陽氣逐漸內收,容易出現手腳冰冷、氣血不足等症狀。中醫認為,「治未病」的預防醫學理念強調在日常飲食中調理,從根本上強化身體體質、增強抵抗力,從而減少疾病發生。以下介紹幾種適合冬季的食療養生方法,幫助大家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預防疾病。
-
冬養腎能抗病,食衣住行保養這樣做
日期:2024-11-29 作者:陽明院 高慈婷醫師
腎是先天之本,跟我們的生長發育、生老病痛息息相關,所以調補腎氣、固護腎精,是很重要的養生方式。
《黃帝內經》記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指的是我們養生要順應天時,依據季節變化來養護我們的臟腑。現值初冬,冬季對應的臟腑是腎,正是開始養腎的最佳時節。 -
冬日關節頂叩叩,中醫師3招助改善
日期:2024-11-29 作者:潮州院 王世杰醫師
嚴寒的冬天來臨風寒加劇,早晚溫差大,有許多人的關節會出現痠疼的情況,這是因為天氣冷影響周邊肌肉血管收縮,淋巴血液循環變差,組織代謝修復能力變差,因此容易發炎產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