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可不只是苦味,四氣五味都有不同治療作用

破解中醫迷思 2023-04-27 作者:佑昌院 陳昭仁醫師

相信大家都有吃過西藥,或者是膠囊、錠劑的保健食品藥品,像是B群就有一股特殊的味道;當然大家也一定吃過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口感,甚至至相同的蔬菜不同的產地,口感味道也不同;中藥的四氣五味說穿了,最早就是因人吃下去後,有什麼樣的感覺,有什麼樣的味覺或口感,將這個植物或礦物藥材的味道和感覺記錄下來。

比如說又可以當食物又可以當藥物的薑,因為切開會有薑味、吃下去口感會辣辣的、接著腸胃、身體會覺得暖起來,所以在《神農本草經》中描述:「味辛,(性)溫」(生薑);然後因為可以讓身體熱起來,所以再結合疾病的特性,比如說因為天氣冷的感冒,或貪涼後的腸胃不適,就可能會使用到薑,透過不斷的臨床實驗(古時當然都是人體試驗),進而推演出後面的描述,《神農本草經》:「(生薑),味辛,(性)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嘔吐。」

因此廣泛來說,古典的中藥藥物學,其實就像西藥藥物學透過分類、生理機轉、療效,只是描述的方法不同,運用方法的根本思考模式也不同,而且中醫藥物學典籍的記載其實很精采,除了枯燥乏味的性味、療效之外,還有產地、採收方法、後續炮製(處理藥材稱為炮製)、甚至還有很多故事。因此理解中藥可以想成是對某一種植物(或礦物、動物)的有趣的外觀型態、生長習性,嚴肅的性味、療效,其實是非常貼近現今直播文化、貓皇養成的概念。像是直播時,會詳細描述產品的外觀、大小、功能,順便還講個網紅的故事增加賣點;小貓小狗也有不同外觀,不同個性,不同貓皇吸起來都很療癒,但是「口味」卻不同 XD

有沒有覺得在嚴肅的醫病氛圍下,透過生活化、獲取新知的心態去理解中藥、中醫,更能讓病家因理解而不懼病,遠比「中醫是全人醫學」這類的官版話更能貼近人生、疾病百態。

 

寒熱溫涼、酸苦甘辛鹹,中藥的四氣五味

那麼什麼是「性」、「味」?最早就是前述直觀的對藥物對人體所產生的感受去紀錄的,透過中醫先賢歷代的治療與推演,藥物的性味除了直觀的感受之外,開始進一步深入其更細膩的功效與不同疾病上的運用,像具有辛味的藥物就知道屬於發散的,至於要發散寒或熱就需要「藥性」去輔助,比如說剛剛說的薑是辛溫,所以可以發散因為寒冷造成的問題,而石膏是辛涼,可以發散因為熱所造成的問題;如果大家有看過介紹相關中藥的書籍,會發現除了剛剛簡單的描述以外,還多了好多註記,就是後世醫家透過自己的臨床體悟,不斷紀錄上去的痕跡,隻字片語,為中醫千百年守護病家健康的印記。

藥性就是藥物的性質,大抵有「寒熱溫涼」,或「平」四(五)種,藥味有「酸苦甘辛鹹」五種,所以一般常常會聽到「四性五味」或「四氣五味」就是這麼來的;藥物巨觀描述就是包含「性味」,中醫師或對中藥有興趣的大家,看到基本的性味大概就可以「猜」一下這個藥物的基本用途。

比如說常見女性朋友減重常用的麻黃,其性味辛溫,所以可以透過溫暖身體、增加代謝或發汗來減重;四物湯中那一坨黑黑黏黏的藥材叫做地黃,性味甘寒,常用於治療熬夜後的口乾、月經後、產後、或失血的血虛發熱、甚至一些自體免疫的不明發炎反應;現在因為疫情而被大家看見的「清冠一號」,其中的黃芩,性味苦平(寒),所以用於治療新冠病毒所造成的發炎反應。

 

同種寒性藥物會有不同的適應症

看到這邊,大家有沒有發現就算是寒性的藥物,其作用也不一樣,大抵來說寒性藥物就是用於治療發炎或熱病,但是為什麼同樣都記錄「寒」的藥物,有些是治療感冒造成的發炎,有些是治療腸胃炎,有些又是治療肝炎、自體免疫發炎、泌尿道感染的發炎。因為中藥的性味功效是建構在更深一層的中醫生理病理知識上,其中的治療思維非常細膩複雜,甚至有些發炎反應是因為體質虛弱所造成的,並非所有發炎反應都是熱造成的,或者說發炎是表象,但是根本是因為寒或不足所造成的。

 

臉部冒痘用苦寒消炎還是溫熱恢復虛弱?

舉例而言,有些人臉部痘痘很多,問診與把脈後才知道是虛寒體質,所以皮膚的代謝更新太慢,造成容易感染的膚質,那麼應該是用溫熱的藥材去恢復身體的虛弱呢?還是一味的就很苦寒的消炎藥物呢?答案應該是用溫暖的藥方「打開毛孔」去散熱。

 

新冠確診用寒性或熱性藥物治喉嚨痛?

去年疫情嚴峻時,筆者除了開立「清冠一號」治療熱性喉嚨痛,但開立大熱的藥物,例如剛剛說到含有麻黃的「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寒性的喉嚨痛也不在少數,因為身體太寒了,所以營養或能量沒辦法灌注到全身而造成口乾喉嚨痛,所以這類患者,常常還會伴隨疲倦嗜睡怕冷,或者是身體較瘦弱的。

因此即便是合格、經驗嫻熟的中醫師,終其一生都在鑽研藥物與中醫的箇中真理,無法透過本文寥寥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藥物的四性五味;大家如果對中藥有興趣,對中醫師開立的處方,只要大致了解性味去反推自己的身體狀況,或是聽從中醫師的衛教即可,毋須過度鑽研或擔心;更不應該自己「覺得」「判斷」自己的何種體質,就隨意「點餐」中醫師開立何種藥物,以免造成緊張的醫病關係與錯誤的治療方向。

例如產後坐月子,以目前台灣生活水準與西醫婦產科的生育輔助技術,多數孕產婦並不需要大量的補養藥物去坐月子,筆者反而較常遇到「補過頭」造成乳腺炎、反覆婦科感染的、皮膚搔癢的,這時候反而需要開立一些苦寒清熱甚至是通便的藥物;另外最常見的皮膚搔癢、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臨床上在西醫經過止痛消炎藥治療反覆難癒者,其實就已經揭露了表象是熱,裡為寒的身體特質,反而開立溫暖發散的藥物,其效果十分卓著。

因此,對於藥物性味有興趣是很棒的事,也歡迎與看診的中醫師討論,但切忌不要自行按圖索驥,只就藥物性味就去尋求偏方或不知名的草藥,除了讓中醫蒙上不白之冤(之前某老牌藝人自行服用草藥洗腎),也讓自己陷於危險,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