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教你這樣預防高爾夫運動傷害
提到高爾夫運動,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老虎」·伍茲(英語:"Tiger" Woods),自1997年首次登上世界冠軍以來,他在位週數超過650週(12年),是高球史上紀錄,也是打破高爾夫是白人貴族運動的人物,自此在世界各地引起高爾夫球運動旋風,世界各國陸續排出高爾夫球名人,如韓國的朴世莉(Se Ri Pak)及台灣第一位LPG大滿貫賽冠軍曾雅妮(Yani Tseng)及2020東京奧運銅牌選手潘政琮(C.T. Pan)。
早期高爾夫給人的觀感,常常是優雅、紳士、昂貴、有錢人的休閒運動,不然就是董事長或談生意的場合,但是隨者時代進步及生活水平提昇,現在已經是全民都可以享受的運動了。
提升心肺功能與專注力,高爾夫運動好處多多
高爾夫運動有那些好處?
第一: 促進心肺功能,打一場18洞的高爾夫,平均步行可達6至10公里,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
第二: 增進肌力與柔軟度,高爾夫的揮桿動作涉及核心肌群、手臂、肩膀與背部的肌肉,有助於增強力量與靈活度。
第三: 改善平衡及專注力,揮桿需要良好的身體協調與穩定性,推桿需要高度專注力與控制力。
高爾夫運動也和其他運動一樣,如果熱身不足,姿勢不良或使力不當都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其中最常見的有:
1.下背部疼痛:多半是使力不當及使力過猛造成的肌肉拉傷。
2.肘部傷害(高爾夫肘): 在醫學上又稱「肱骨內上髁炎」,多半是做屈肘、屈腕或前臂旋前等動作,導致內側肘部肌肉過度使用所引起的勞損性肌肉發炎造成的疼痛。
3.肩頸部傷害(旋轉肌群損傷):多半是揮桿過多,造成肩膀多個肌肉群拉傷或肩關節不穩定。
4.手腕與手部傷害:多半是揮桿過程中,握桿太緊或動作不當或直接打到地面,造成的手腕扭傷和傷害。
如何避免運動傷害?
第一:運動前一定要先熱身多做一些伸展運動。
第二:學習正確揮桿姿勢:高爾夫球運動一定要請專業教練,最少上1-3堂課,自基本揮桿到推桿學習正確方法不要造成傷害。
第三:不要過度使用蠻力,高爾夫是一個非常優雅的運動,只要姿勢正確可以用巧力就可以打很遠。
第四:多看其他人打球,多聽多看多問,發現問題及早矯正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
如何治療高爾夫引起的運動傷害
- 下背痛:可用針灸治療局部肌肉酸痛及肌肉發炎,配合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 高爾夫肘:主要表現是肘部內側疼痛,與肌腱發炎及沾黏有關,常見於重複性用力揮桿或不當姿勢引起的過度勞損,可用針灸改善,如果發炎及沾黏嚴重,可以使用小針刀進行皮下分割來改善疼痛。
內科用藥方面,可以使用通絡止痛的「獨活寄生湯」加減,活血化瘀的「血府逐瘀湯」,以及改善局部肌肉發炎活動受限的「川芎茶調散」等等。
日常保養就是記住務必要熱身拉筋,不要過度使用蠻力爆力打球,要優雅的享受風景,只要有發現局部疼痛就要立即冰敷休息,運動後也可以使用常用的足浴包,泡手肘和肌肉酸痛的地方,緩解肌肉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