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中醫到你家,居家治療新選擇

預防醫學 2025-09-15 作者:彰化院 許名鈞院長

隨著醫藥發達,國人壽命持續延長,我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加,於2018年65歲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預計在今年2025年每5人就會有1人為老年人口,繼日本之後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隨之而來的不僅是老年人醫療照護的問題,更是年輕人負擔加重的開始。

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400多萬名老人人口有12.7%有失能狀況,更有17.5%有衰弱風險。更有超過一半以上患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當家中老人一旦出現失能狀況,常會導致家庭經濟支出大幅增加,更甚者,會拖垮一家人,所以於民國105年政府開始推行居家醫療,當時由西醫負責,醫師與護理師會親自到患者家中,替失能長者診療並進行簡單醫療與藥物治療;108年始中醫開始以專案試行居家醫療,經過醫師評估適合的患者,中醫師會到病家替患者進行針灸、中藥、推拿等治療,目前中醫居家醫療全面由健保給付,將中醫送到每個無法出門卻需要醫療的患者家中。

 

什麼情況適合居家醫療?

1.限居住於住家(不含照護機構)。經照護團隊醫事人員評估有明確醫療需求,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出外就醫不便者。

2.失能:指巴氏量表(Barthel ADL Index)小於60分。

3.因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者:指所患疾病雖不影響運動功能,但外出就醫確有困難者,如重度以上失智症、遺傳性表皮分解水皰症(泡泡龍)等病人。

 

居家醫療服務有哪些?

提供中醫門診常見的健保與自費醫療,如科學中藥、針灸、電療、傷科手法、外敷藥膏等,另外也提供自費中藥藥材飲片、微創針刀、三伏三九貼、雷射針灸等可供選擇以加強療效。

 

如何申請居家醫療?

可以至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網站搜尋該縣市承做居家中醫醫療的院所(https://info.nhi.gov.tw/INAE1000/INAE1030S01),抑或找尋任一家馬光醫療網院所,即會有專人聯繫並派遣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居家醫療讓行動不便民眾獲得更貼心的治療

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80歲的阿姨,她是彰化馬光第一位居家治療患者,因為去年的腦中風,一直以來都還有左半身麻木、無力等問題,阿姨也深深懊惱因為這次中風替家裡帶來很大的負擔,因此茶不思、飯不想、心情鬱卒。

直到有天阿姨的女兒看到彰化馬光開始承做居家醫療,趕緊致電到院所,希望我們可以去評估、治療,那天我帶著一位醫師一同前往阿姨家中,一番評估、針灸治療、衛教後,阿姨是笑著送我們離開她家的,經過多次治療後,阿姨的左半身漸漸有力,也逐漸開朗,飯也多吃了幾碗,每次去治療阿姨都會跟我們聊聊往日趣事,阿姨的女兒也稱讚我們外送中醫到家中,讓他們全家少了很多照護壓力,我想這是我回鄉服務,成立彰化馬光中醫診所的初衷吧~~醫人、醫病、也醫心。

 

治療之外,日常復健這幾點做好會更好

因為需要居家醫療的對象,往往都是行動能力較為不便的老人家,所以除了針對患者體質做飲食衛教以外,更多是對照護者(家人、外傭)叮囑日常的復健或簡單病症穴位按摩:

1. 針對下半身及雙腿無力的患者,可以練習躺在床上,雙腿在空中做踩腳踏車的動作,藉此鍛鍊腰腹肌肉群以外,強化大腿爆發力與持久力。

2.手部抓握力量不足的患者,可以買一顆Q軟的彈力球,沒事多抓握玩耍,除了增進握力,亦可鍛鍊手部精細動作,防止退化。

3.消化不良、容易腹脹,可以點按腹部「中脘穴」(肚臍上四指幅)及足部「足三里穴」(膝蓋外側向下四指幅),按壓至稍微痠痛即可,多壓幾次就能明顯感受腸胃蠕動喔。

4.臥床太久沒運動,不好睡,可以按壓雙手「內關穴」(腕橫紋上三指幅),既能緩解焦慮,還能穩定血壓。

 

在台灣,獨步全球的健保制度,提供群眾豐富的醫療資源,居家醫療更是外出就醫不便患者的一大福音,希望有需要的民眾多加利用,能讓照護者多一分放心、多一分喘息空間。